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女贞子歌  (第33/38页)
闲谈,一则解闷,再则打听时事。这天晚上,因为孙老六谈到烟筒山地方的一件劫案,触发了琴娘早就想求得解决的一个疑问:“红胡子”是怎么回事。    “红胡子原来是明朝的官兵。崇祯初年,将帅不和,有个袁总督,拿一个毛总兵——叫毛什么来的?”孙老六用手指敲敲额角,“一时想不起来了。”    “是不是毛文龙?”琴娘听她父亲讲过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故事,所以能及时提示。    “对、对!王小姐你真行——”    “老孙!”琴娘纠正他说,“叫我王少爷。”    “噢,我又忘记掉了!”孙老六歉意地笑,然后重拾话题,“毛文龙部下逃散了,落草为寇。后来一班明朝的将官,投降了大清封为王爷。像孔有德、耿仲明、祖大寿他们的部下,也有不服气、不愿意入关的,跟毛文龙的部下合在一起,占山为王。本来只跟做官的为难,后来就滥了,凡是过路旅客都要抢。如果是有身家的掌柜、少东,便掳了去,好酒好rou款待,通知他家拿钱来赎。”    “那么,怎么叫红胡子呢?”    3    “人人要脸,树树要皮。本来是官兵,做了强盗,自然丢脸,所以胡子抹成红的,让人见了吓一大跳,就不敢去细认他的脸了。”    “这真叫‘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’。”琴娘又问,“烟筒山在什么地方?”    “在‘东道’,过盘石往北,快到吉林了。”    提到“东道”,琴娘不免萦怀,因为范慕希去的就是这条路,倒要多打听一下。    “这劫案,出在哪一天?”    “据逃回来的客人说,是在四五天以前。”    “那么,这里到烟筒山,要走几天?”    “也不过五六天的工夫。”    四五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