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393、均田免赋,消除膨胀 (第3/4页)
主导的迁海让沿海居民得到了妥善安置,落户分田,又补贴了银两,倒是没有怨言。 京师与南京也默契的在那段时间没有交火,坐等战场腾空。 所以。 这场“倭寇之乱”,战场主要是海战和近海陆战,海军可比陆军烧钱多了,王家虽然取代了许家,但实力却还远远不足,南京接收了许家残余势力,又有舟山造船厂。 如若不能尽早攻下舟山,便只能坐看南京越来越强。 朝廷基本没有了造船能力,特别是海船,王家这些年有尝试经营船厂,可夷州一战,许海早就把该烧的都烧了,王家只保留了技工匠师而已。 从零开始造船,难度非常大,能够尽快保证维修能力就不错了。 所以王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都难有增量,而南京这边却可以不断生产新的船只。 从战略事态上来看。 江南的实力雄厚,远非朝廷可比,南京议会这些年的公中存银已经超过了五亿两,虽然这批银子要不断投资,不断钱生钱。 但关键时刻,总是能拿出来用的。 而京师那边,嘉靖才打完安南,财政本就不足,又还要编练新军,改革军制,又要修铁路,修公路,又要投资学校…… 若非有皇家银行,有金融主权。 朝廷早就撑不住了,可那财政赤字也大得吓人。 按理说。 这场南北战争,嘉靖根本打不起,但金融主权实在是太好用了…… 在演戏结束,徐阶在讲武堂内参观的时候,跟身旁的湛若水说道:“今年朝廷的货币超发起码有七千万贯,哦,如今改制了,是七百亿宝钞。” “本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