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380、真假难辨,清浊能分 (第4/6页)
有一所京师大学,五年后科举改革,那么参加科举的学子,就只能是他们这些最早的学生。 这也是嘉靖的许诺。 未来朝堂,这些青阳学子,必然能够占据许多席位。 钱衡知道嘉靖的意思,但科举的变法,南京不会坐以待毙,“要改科举,到时候恐怕会南北分试了。” “徐阶不会明面上反对,但也会将东林书院改为东林大学。” “届时,江南的官吏,将会更加有向心力,徐阶的权势也会更加集中。” “那份号召力,有些难以想象。” 朝廷这边要逐步替换旧有体制,徐阶自然也有这个想法,他当东林书院的山长,就是培养学生的,此后江南的官吏、将士,全都出于他的门下,是他的学生。 他在民间的声望又宛如圣人。 这样的敌人就太难对付了。 对此,嘉靖笑道:“朕要的就是南北分试,也更要徐阶去轮替旧有的体制,一家独大后,他们这些因私心做事的人,那里会真的去守规矩?” “要不了几年,徐阶自己都控制不住的时候,就是他们灭亡的时候了。” 不同于嘉靖的乐观,王绛阙说道:“个人威望其实是有用的,当徐阶还活着的时候,他只要协调好关系,行政和赚钱,不混合在一起,他们就能持续更长时间的公平治理。” “高薪养廉在宋朝失败,是因为宋朝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。” “存在强有力监督机制的情况下,高薪养廉是有效果的,而且是在有外战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